我院学子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获佳绩
发布日期:2019-11-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生物学院

  11月4日,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 Competition)的全球总决赛在美国波士顿落下帷幕,来自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375支代表队伍同台竞技,我校生物学院本科生组成的CAU-China代表队通过精彩演讲和海报展示等多个环节向与会评委展示了本团队在植物纤维素转化虾青素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在推动合成生物学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时隔3年重新回归iGEM比赛舞台的CAU-China 2019,终于获得了我校在该项比赛上的首枚金牌。


从左至右分别为团队成员成宇琪、李卓楠、廖舒捷、闫雪珊、董欣然和带队教师杨金水,6人代表队伍赴美国波士顿参加iGEM最终展示

队伍成员与队伍banner合影

 

图片3.png

队伍成员在展示poster前与前来咨询人员合影

CAU-China队伍获得金牌

图片5.png

本次队伍成员包括:生物学院生物技术16级同学1名,生物科学16、17级同学13名;信电学院1名


本次队伍参赛的项目名称为E.SPAThe E.coli cell factory that degrades Stalks and produces Astaxanthin(降解秸秆产虾青素的大肠杆菌工厂),希望在工程菌中优化并构建新的代谢通路,在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基础上实现葡萄糖到虾青素的转变,为生物质到可利用能源的转化提供新思路。

图片6.png

队员介绍我们的项目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每年生产上亿吨秸秆,秸秆中的纤维素丰富廉价,是很好的碳源,但由于利用成本高,附加值低,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很多秸秆被焚烧,浪费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强烈的环境污染。

大肠杆菌细胞有良好的生产、发酵能力,可以用该菌株生产各种各样的物质。虾青素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强天然抗氧化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运用价值。

项目希望构建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的大肠杆菌菌株,能够直接以纤维素作为碳源,从而为秸秆的利用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使秸秆实现从田间废物到工业底物。结合大肠杆菌的发酵能力,通过在工程菌中优化并构建新的代谢通路,在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基础上实现葡萄糖到虾青素的转变,为生物质到可利用能源的转化提供新思路。

图片7.png

本次项目的展示poster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我们的WIKI:https://2019.igem.org/Team:CAU_China# 

成员感想:

1、 樊旭倩:最初的一腔孤勇求资助,到最终的金奖,这半年对我和我们团队来说都很难忘。时隔3年再参赛与开元无异,所以个中艰辛可见一斑,所幸结果不错,也算开了一个好头。虽然这一路上遇见了很多困难,但让人痛苦的总是让人成长。起初因为对合成生物学的兴趣,成为了一名iGEMer,如今因为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热爱合成生物学这个方向。落幕之后是新的开始,未来我在路上。 

2、 罗力豪:毫无疑问,交叉学科知识的应用带来的体验是十分酷炫的。对于一个只在电脑编程的码农来说,深入到实验室观察和思考是一个“转变”。同时,认识到生物圈的朋友也带来了更多的思想火花。唯一遗憾的是,本人能力和精力有限,着力点优先放在wiki而不是生物实验室与IT结合的工作上。如果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和生物学院多联合交流,我想每年的创业创新项目就不会仅仅是一些常规的温室监控、静态图像处理的项目。对于我来说,希望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3、 廖舒捷:参加iGEM的路实在是充满坎坷,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熬过最长的夜,吃过最多的苦。它是一项科研,又不完全是科研,它是微缩的社会,处处彰显着人情世故的影子;它像一个社团,又不是一个社团,它自发、它合作,但它却不像社团一样可以自由组织自己喜欢的活动。农大iGEM时隔三年之后重新起航,其实与开元无异,万事开头难,所幸,我们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给农大iGEM开了一个好头。我希望,以后农大iGEM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希望学弟学妹参加iGEM的时候都不要再像我们这届一样从头再来了;同时我希望iGEM不再是生院同学的专场,而成为全校同学的盛会,希望明年的农大iGEM可以真正像一个交叉学科一样,在不同专业的同学的交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4、 梁斯雯:再次路过网球场外的爬山虎墙,7个月前拍个人照时的碧绿背景已经变为成熟的深红。从确定主题到实施实验的这一路来,和队友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有苦恼也有欣喜,但从没想过要放弃。对我而言,这真的是一段很珍贵的经历;也希望对未来的CAU_iGEMer们而言,是一个重装上阵的新起点。

5、 徐旸:通过iGEM,我收获颇丰,不仅学习了实验思路和美工技能,还结识了很多人,也对合成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为比赛的结果已经达到了大家的预期,感谢整个团队为之付出的努力,希望明年的队伍可以再接再厉,再创新高。

6、 刘若谷:我很满意——满意这个结果,更满意其间过程。一步步的摸索,在微光中前进,看着自己从小白不知不觉也能够独当一面,在一切尘埃落定之时,终于能静下心,发觉自己走过了、捱过了多么了不起的一年。iGEM只是一个开始,它永远没有尽头。正如iGEM中国区大使所言:“奖项是团队的,成长才是每一位iGEMer独一无二的最高奖励!”

7、 石晶:这一场充实刺激的暑假终于没有辜负每日实验室搬砖的辛苦。这一次从零开始的金奖,见证了我们构思项目的冥思苦想,与实验室互相磨合的手忙脚乱,收尾后续工作的挑灯夜战。这是我大学三年里最独特而充满了意义的一个夏天。属于iGEMer的夏天,永远鲜活,永远年轻!

8、 成宇琪:有喜悦也有意外,有收获也有感动,作为团队中唯一一名负责从数学推导和算法设计角度来进行数学建模的队员,在这次iGEM竞赛让我看到了学科交叉的力量,希望后面农大可以把iGEM竞赛继续下去,把数学和计算机更深入的融合在iGEM项目中,在后面的竞赛中不只是拿到金奖,更能努力拿到单项奖!加油!

9、 白凝雨:回想整个参赛过程,我们只是凭着一腔的热情,一路过关斩将,招募、找导师、定题、要资金、找实验室…… 最终获得了圆满的结果,拿到了农大iGEM的第一块金牌。当然,这也离不开学院老师的鼎力支持和各方前辈的无私教导。我想说,参加iGEM必然是我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10、 董欣然: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老学姐”,iGEM无疑给我平淡的大四生活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最初头脑风暴到正式定题到推进项目再到最后拿到金奖,前前后后快一年的时间里,十几名怀揣着热情的同学因为共同的信念聚集到了一起,我们也沮丧,也彷徨,有失落,有汗水,但是同时也在飞快的成长,iGEM于我而言的意义其实也已经远远超出了竞赛本身。

11、 李卓楠:这次iGEM比赛的经历,让我大开了眼界,了解了世界合成生物学的趋势和潮流。在这个越来越注重学科交叉的时代,生物学、医学、工程学、数据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甚至建筑学和设计学都能很好的交融在一起,擦出别样的火花。从世界各地优秀队伍的展示中,我发现:合成生物学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的可以用来做很多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可以解决全球热点问题,甚至还能转化成生产力,真正造福社会。

12、 李子萱:最开始参加igem完全就抱着“打杂”的心思来的 因为才刚上大二实在是太菜了 啥也不会 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 只希望能默默地在实验或者文案什么的方面能够对团队有微弱的帮助就好了 (事实证明我确实也只提供了微弱的帮助…)但我也从中收益颇丰 听取了很多建议 也见识了很多更宽广的想法,理念 同时在我做实验的时候还练习了实验操作等等等 真的很感谢igem大家 一起努力的时候真的令人感动 希望这次比赛结束之后临近毕业的伙伴们能前程似锦 还在读的同学继续努力 把igem延续下去

13、 王然:从加入组里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清楚该做什么,从给定产油的课题(好像iGEM的final list里那个本科组的就是一个产油的)到推翻重新选。历时两个月后终于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推进。中间出现的困难也给后续的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暑假不断在自闭与激动中反复变化,当然自闭是常态。克隆基因p不出来,菌得到的都是阴性,以及回收的DNA测序看不懂。在自闭与激动间磨砺了心态,降低期望,平常心。开学后直到wiki freeze前,一直感觉自己在持续划水,不断掉线的状态。捋清下一年该做的东西,最好能想出一些有意思的想法,然后迎接下一年的新人,看看下一年我们又能做到什么。

14、 韩天硕:历时一年的iGEM结束了,回忆刚开始组建队伍时在北大听宣讲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虽然我们没有像北大那样优越的实验条件,但并没有影响我们最终的结果。凭心而论,我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没有作出什么实质性的贡献,是学长和学姐们的努力让最终的金奖实至名归。

 

附:

本次比赛获得了我校本科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生物学院、生物学院教学中心、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等相关部门和“双一流”建设经费的大力支持。

iGEM大赛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于2003年创办,2005年发展成为国际赛事,已逐步发展成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大学生科技赛事,大赛鼓励创意创新、学科交叉,同时又关注与生产实际、社会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涉及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领域交叉合作的跨学科竞赛。iGEM大赛赛况和研究成果每年都受到《科学》、《自然》、《科学美国人》、《经济学人》、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的关注并进行专题报道,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而其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跨学科研究和合作能力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各高校相关学科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教育意义,受到国内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参赛学校和队伍数都逐年递增,本年度有128支中国队伍(本科生组、研究生组和高中组)参加了本次比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