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 |||||||
|
|||||||
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自主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一、总体目标 自主研究课题设置方针是“围绕实验室重点任务和研究方向,符合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重大需求,衔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统筹兼顾,重点支持,和谐发展”为原则,核心目标是要“培植未来,自由探索,支持人才。” 通过对自主研究课题的设立和建设,围绕实验室重点任务和研究方向,配合国家重大研究课题立项,组织团队或个人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补充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前沿生物技术研究综合实力,取得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同时,通过自主研究课题的资助和支持,稳定和吸引优秀中青年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建成和保有一支稳定、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 二、课题要求 总体要求:自主研究课题侧重于没有得到国家重大、重点研究计划支持的、或者研究意义重大但其他渠道支持强度不足的研究课题,应围绕实验室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申报,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重点,组织团队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少部分课题可由固定人员或团队自由申请,开展探索性的自主选题研究。实验室将注重支持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实验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 分类要求: (1)科技攻关项目:课题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符合实验室的主要方向,有重大成果产出可能性。项目执行周期为2年,申报金额不超过20万元/年。 (2)青年英才项目:课题强调原始创新,鼓励学科交叉,申报者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5岁。项目执行周期为1年,申报金额不超过20万元。已获得该项目资助者,三年内不再支持申报。 (3)平台支撑项目:平台需为实验室科研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促进项目顺利开展。项目应与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契合,且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条件。项目执行周期为1年,申报金额不超过20万元/年。 三、申报和评审 1.一般每年12月发布申报通知和指南,全体固定人员需在规定的期限内报送申请书等有关材料。 2.实验室将组织校内外同行专家对申报的课题统一评审,评审采取答辩的方式进行,最终按照评分高低排序决定资助对象及资助额度,并将具体评审意见以书面形式批复给申请人。 四、中期考核和结题验收 自主研究课题由实验室主任签发立项批准书,课题执行期一般为2年,执行一年后进行中期汇报,期满后进行结题验收。课题申请人提交结题报告,并附相关的研究成果证明和正式发表的论文,实验室综合评审,给出考核意见。 课题的考核和验收参照重点实验室总体要求和评估规则,坚持“鼓励创新、稳定支持、定性评价、宽容失败”的原则。对重大课题侧重考查其是否在一定期限内有重大成果产出的可能性;对重点课题将主要根据成果产出情况进行经费分配和调整;对引进人才将考察其是否有获得青年创新人才项目、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学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可能性。 五、经费管理 重点实验室经费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在具体运行管理中遵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开放课题开支范围包括对外开放共享过程中发生的与工作直接相关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高级访问学者经费等。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不得直接使用开放课题经费。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解释。
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2年12月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